NASA “帕克”上演逐日,“天河工程”呼風喚雨 | 商業航天周旦評
“天河工程”星箭研制正式啟動
8月6日,2018年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工作會議暨“天河工程”衛星及火箭研制啟動會在青海大學召開。會上,航天科技集團八院與青海大學與簽署“天河一號”衛星及配套運載火箭研制合同,將按計劃,在2020年完成一期雙星研制、發射,2022年完成6星組網建設,具備三江源地區1小時重訪能力。
評論:
“天河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西段工程中基于大氣空間進行跨區域調水科學實驗項目。簡單來說,這個項目計劃用衛星監控云水資源,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實行空中調水,增加黃河流域的降水量。
不談這一項目的可行性和經濟價值,至少衛星監測作為項目中重要的一環,完成云水資源監測相對容易,了解水汽運輸規律也有價值。
Euroconsult發布報告稱未來十年全球將發7000顆小衛星
根據歐洲咨詢公司(Euroconsult)8月6日發布的《小衛星市場展望》報告,無論是從需求還是從系統能力上看,重量在500公斤以下的小衛星市場都在經歷一次重大擴展。報告稱未來10年預計將有約7000顆小衛星發射,幾乎是過去10年1200顆發射數量的6倍。約50個星座將占到未來10年小衛星發射總數的80%以上,其中有2個為巨型星座。
未來10年將發射的7000顆小衛星估計共將帶來380億美元的衛星制造和發射業務,幾乎是以往10年的5倍。市場價值相對于衛星數量來說增幅較小,反映了低成本小衛星的日益普及。立方星本身僅占未來10年市場總價值的4%。小衛星市場有很大一部分要么業已簽約,要么非本國廠家莫屬。
評論:
歐洲咨詢公司(Euroconsult)是法國一家私營的獨立的咨詢公司,30年來在太空主要是衛星產業方面提供戰略咨詢與研究服務。
這份報告,再次證明了小衛星國際市場的樂觀前景。不過10年7000顆的預測可能并不準。該公司曾在2015年預測2015-2019年全球將發射510顆微小衛星,據統計,2015-2017年全球實際發射149顆、121顆、310顆小衛星,總數已經超出預測。
SpaceX “Block 5”獵鷹9號火箭首次復用成功,并海上回收一級
北京時間8月7日13時18分,SpaceX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使用兩級“Block 5”獵鷹9號復用火箭,成功將一顆印度尼西亞的Merah Putih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升空后不到9分鐘,Block 5型獵鷹9號的一級火箭成功降落在“當然,我依然愛你”的海上駁船,這艘駁船停泊在距離佛羅里達海岸幾百英里的地方。
評論:
SpaceX永遠這么“精打細算”。2017年3月31日,SpaceX首次成功發射獵鷹 9 號復用火箭,此次復用 “Block 5”獵鷹9號火箭卻是首次。
這枚二手火箭于今年5月第一次亮相升空,回收后經過拆開檢查,三個月后成功復用。
該型號火箭從設計上簡化了回收后重新檢驗的流程,設計目標是在不經過任何翻新的情況下重復使用10次,整個生命期使用100次左右。馬斯克對復用周期的預期再24小時以內。
雖然首次復用難以達到目標,但是這次再回收后,三次、四次復用時,離目標肯定更近了。
英國商業航天將聚焦小型衛星發射
英國航天局8月9日發表公報說,到2030年國際商業航天市場預計會發射2000顆小型衛星,英國政府正大力推進本國航天發射場的建設,以期更好地參與這類發射業務的競爭。
評論:
英國的衛星制造業相當發達,據英國航天局今年4月介紹,英國現階段生產了全世界44%的小型衛星,但不具備衛星本土發射的能力。據報道,英國航天局早就對小衛星發射企業表達了招攬之意。7月15日,英國航天局宣布將在蘇格蘭建設英國首座航天發射中心,希望在本世紀20年代盡早實現火箭發射。
小衛星市場前景樂觀,英國自建發射場肯定比把錢投給歐空局更劃算,也能完成衛星設計、發射、運營的一整套產業閉環。
零壹空間宣布完成近3億B輪融資
8月12日,中國商業火箭企業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壹空間”),宣布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佳泰基金領投,灃途資本跟投,同時招商局創投、前海萬得基金、前海梧桐并購基金等老股東繼續追加投資,華泰聯合證券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評論:
本次完成融資的零壹空間,與藍箭航天、星際榮耀一同被視為中國民營火箭企業“第一梯隊”。
零壹空間已經發射最大飛行高度38公里的探空火箭“重慶兩江之星”,星際榮耀已經發射飛行高度100km的亞軌道火箭雙曲線一號S,藍箭計劃于2018年第四季度發射一枚入軌火箭“朱雀一號”,以這三家企業為代表的國內民營火箭企業在產品研發上競爭激烈。
除了產品研發,融資能力在這一賽道很重要,據統計, 目前這三家企業分別累計獲融資8億元、5億元和6億元,具體情況如下。
在零壹空間、星際榮耀近期相繼融資的情況下,暫時落后的藍箭航天很快就會傳來融資消息了吧。
人類首個穿越日冕的太陽探測器升空,將飛7年
據新華社報道,北京時間8月12日 15 點 31 分,美國宇航局 (NASA )耗資 15 億美元打造的“帕克”太陽探測器 (Parker Solar Probe),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第 37 號發射臺成功升空,這是人類離太陽最近的一次。
帕克太陽探測器是人類首個將穿越日冕“觸摸”太陽的探測器。每飛一圈都會更接近太陽,最終進入熾熱的太陽日冕層,用時 7 年。之前它因火箭技術原因推遲12小時發射。
評論:
“帕克”太陽探測器旨在追蹤能量和熱量如何通過日冕,探索加速太陽風和太陽能粒子的作用。
探測器是以太陽風科學的先驅、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天文學家尤金?帕克而命名。這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人物命名航天器。
據網上段子稱,以我國航天命名規則,探月的叫“嫦娥”,探日的估計要叫“夸父”。其實我國確實有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夸父計劃”,但目前因資金問題暫緩執行。
太空探索的故事,從一開始充滿了政治角力的火藥。之后,占據領先地位的NASA越來越科研和學術。
探求真理,追求科學,這很“NASA”。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